加强血压健康管理 倡导良好生活方式 医生在为患者测量血压

 人参与 | 时间:2024-05-21 02:51:15

医生在为患者测量血压。加强健康

今年5月17日是血压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病是管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是倡导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早诊早干预是良好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近日 ,生活湖南省岳阳市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胡春莲告诉记者 ,加强健康如果在1级高血压时,血压能通过药物和改善生活习惯进行早干预 ,管理控制住血压走势的倡导话,大部分患者生活将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良好

  《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报告显示 ,生活很多高血压是加强健康由正常高值血压逐渐演变而来。如果对于正常高值血压不积极干预 ,血压多数人就会逐渐形成高血压 。管理那么 ,如何发现高血压高风险人群 ?当前高血压治疗药物和干预手段有哪些  ?我国在高血压预防 、诊疗、管理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

  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

  “高血压是指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 ,收缩压都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都超过90毫米汞柱。”胡春莲介绍 ,高血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高血压一般是原发性高血压,由一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使用三种以上降压药(包括利尿剂)仍不能控制的高血压 ,则被称为难治性高血压。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的《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 ,有两项明确与早诊、早干预相关的硬性指标:到2030年30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不低于65%、高血压患者基础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0%  。全国范围内的调研显示 ,2018年,我国成人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0% 、34.9%和11.0% 。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血压并进行恰当干预,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由于现代社会节奏快  、压力大,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等原因,高血压患者出现了年轻化趋势。如《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 ,18—34岁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10%,且呈上升趋势  。

  高血压患者年轻化已经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年轻人患上高血压  ,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太健康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等  。”胡春莲说  ,她在临床上曾经遇到过十几岁的小患者 。《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报告中显示 ,中国约有4%的儿童血压水平处于持续升高状态,高血压已成为中国儿童常见心血管代谢异常疾病 ,而肥胖是儿童高血压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

  强化医防融合应对疾病

  由于现代社会环境变化以及老龄化趋势  ,高血压患病群体年龄跨度不断增大 、患病比例不断增加 。为了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特别提到要强化医防融合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为切入点 ,实施城乡社区慢病医防融合提升工程。医生不仅要进行诊疗,还要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建议  ,帮助其通过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控制肥胖等高血压危险因素 。

  近年来,我国在高血压诊疗相关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例如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李丽团队研发的“CT引导下臭氧介导的去腰/肾交感神经术”,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创新方案。该技术采用经皮穿刺技术,以臭氧为媒介,确定手术靶点后局部注射医用臭氧 ,以降低患者的肾交感神经活性 。临床研究显示,接近50%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术后12周随访期间达到了减药标准,在降压药物显著减少的基础上,术后血压进一步下降。该技术仅需一根普通穿刺针、一台普通CT机以及一个医学臭氧生成仪便可实施 ,操作过程只需10—20分钟。由于所需医疗器械容易获得 ,这一方案易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推广 ,有助解决偏远贫困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诊疗困难 。

  除了治疗技术不断提升 ,我国的高血压筛查、防控、监测等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刘小清告诉记者 ,近年来,多地从社区层面加强了包括高血压在内的慢病防控体系建设,社区防控在高血压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例行发布会上,多个地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基层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的努力  。例如江西省依托基层智慧医疗系统应用,建立诊前筛查、诊中随访 、诊后管理服务流程和“两慢病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引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云南省全面实施18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和35岁以上人群测血糖 ,引导群众开展健康自我监测 。

  医保方面,国家医保局设立了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两病”专项保障 ,用于支付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两病”药品费用  。

  警惕高血压防治常见误区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药物为主,同时生活方式的转变也非常重要。”胡春莲说 ,如果能在用药物控制好血压的同时合理安排生活,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高血压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都将大大降低 。

  然而,临床上常有患者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存在一些误区 。如有的患者觉得没有症状,血压在一段时间内控制得也不错,就擅自停药或减少用药量。刘小清说:“停药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停药带来的血压反复往往呈“陡升陡降”趋势,反复的血压波动对心脑血管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

  “还有一些患者长时间服用某种降压药 ,常质疑长期服药会不会副作用大 ,或者听说有新药物就想换一种药试试 。”胡春莲说,高血压的病因复杂 ,药物治疗也存在个体差异 。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降压药物并进行观察、调整 ,形成适宜的治疗方案 。如果治疗方案可良好稳定地控制患者血压 ,那么这种治疗方案就是适用的  。没有出现特殊情况,患者不应自行换药。

  关于高血压患者应该吃什么 、怎么吃,网上也流传着多种说法。为了回应患者的困惑 ,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印发了《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 。指南详细列出了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适合高血压人群食用的食谱、常见食物交换表以及不同疾病常用的食养方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张倩介绍 ,高血压发病初期患者、年轻患者可参考食养指南 ,通过调整饮食和积极锻炼 ,保持健康体态 ,预防和改善高血压。

顶: 8495踩: 928